数控机床是为了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批量自动化生产而诞生的。平床身数控车床是从普通车床加以简单数控改造而来的,在自动化方面的考虑不全面。
ag官方入口app是根据数控加工的原理开发设计的,针对性很强,在机床的布局、刚性、精度,以及排屑能力方面,都比平床身数控车床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些优势是自带的先天优势,不是靠制造手段能缩小的。
斜床身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为提高加工效率,刀具从起始点或换刀点运动到接近工件部位及加工后退回起始点或换刀点是以g00(快速点定位)方式运动的。考虑退刀路线的原则是:
确保安全性,即在退刀过程中不与工件发生碰撞;
考虑退刀路线最短,缩短空行程,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刀具加工零件部位的不同,退刀路线的确定也不同。斜床身数控车床常用以下三种退刀路线:
1.斜向退刀路线
斜向退刀路线行程最短,适合于加工外圆表面的偏刀退刀。
2.径、轴向退刀路线
径、轴向退刀路线是指刀具先沿径向垂直退刀,到达规定位置时再轴向退刀。
3.轴、径向退刀路线
轴、径向退刀路线的顺序与径、轴向退刀路线刚好相反。
换刀点设置:
设置斜床身数控车床刀具的换刀点是编制加工程序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换刀点安全的位置是换刀时刀架或刀盘上的任何刀具都不与工件或机床其它部件发生碰撞的位置。一般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习惯把换刀点设置为一个固定点,其位置不随工件坐标系的位置改变而发生变化。换刀点的轴向位置由刀架上轴向伸出最长的刀具(如内孔镗刀、钻头等)决定,换刀点的径向位置则由刀架上径向伸出最长的刀具(如外圆车刀、切槽刀等)决定。
在大批量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车床空行程时间,降低机床导轨面磨损,有时候可以不设置固定的换刀点。每把刀各有各的换刀位置。这时,编制和调试换刀部分的程序应该遵循两个原则:
1.确保换刀时刀具不与工件发生碰撞;
2.力求最短的换刀路线,即所谓的“跟随式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