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官方入口app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按需加装排刀、刀塔及动力头等,布局合理,维修方便。主轴采用高性能伺服主电机驱动,功率强劲。纵、横向驱动采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定位精度高,动作灵活可靠。
斜床身数控车床的适用性上,除基本的车削、切槽及倒角等功能外,还可进行各种公、英制内外螺纹加工,以及钻、扩、铰、滚压等加工;可加工圆柱面、圆锥面、阶梯面、球面及其它各种回转曲面等几何形状复杂、尺寸繁多、精度要求高的短轴类(或盘类)零件;适于中小规格的有色及黑色金属等材料工件的单件或中、小批量生产。适用于机械、仪器、轻工、电子、医疗仪器等行业的自动化生产。
斜床身数控车床加工时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
编程时应正确地选择“对刀点”和“换刀点”位置。“对刀点”就是在机床上加工零件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由于程序段从该点开始执行,所以对刀点又称为“程序起点”或“起刀点”。对刀点可选在工件上,也可选在工件外面(如选在夹具上或机床上)。但必须与零件的定位基准有一定的关系。这样才能确定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关系。
若对刀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直接选用零件上或夹具上的某些表面作为对刀面;若对刀精度要求较高时,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如以孔定位的工件,可选孔的中心作为对刀点。刀具的位置则以此孔来找正,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所谓“刀位点”是指车刀、镗刀的刀尖;钻头的钻尖;立铣刀、端铣刀刀头底面的中心,球头铣刀的球头中心。
对刀点即是程序的起点又是程序的终点。因此在成批生产中要考虑对刀点的重复精度,该精度可用对刀点相距机床原点的坐标值(x0,y0)来校核。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应规定换刀点。所谓“换刀点”是指刀架转位换刀时的位置。该点可以是某一固定点,也可以是任意的一点。换刀点应设在工件或夹具的外部,以刀架转位时不碰工件及其他部件为准。其设定值可用实际测量方法或计算确定。